山东枣庄:严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山东枣庄:严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8日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枣庄市公安局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置于护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昆仑”“砺剑”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凌厉攻势,先后侦破“8.01”假冒注册商标案等一批重大案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基础先行、机制保障以规范强基推进长远发展

2023年12月11-15日,全国公安机关食药侦民警大比武在南京警察学院举行。枣庄市公安局代表山东省公安厅组队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荣获大比武一等奖,两位民警被公安部评为“练兵标兵”,展示了枣庄公安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精进专业能力,为全省、全市公安机关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

枣庄市公安机关始终把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作为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抓紧抓实,主动顺应警务机制改革大势,依托“市县所一体化”侦查打击优势,发挥“枣安·食药环森”微信小程序动态收集线索、综合分析研判作用,立足实战化要求,在日常管理、技术支持、情报支撑、装备保障、执法制度和教育培训等工作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以“赢在中层”和“青年理论小组”双轮驱动为着力点,创新开展“食药环森公安夜课堂”,推行“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模式,推动“到一线侦办案件、与所队融为一体、争创一流成绩”目标落地落实,不断巩固食药环森基层基础工作,形成“全警有动力、人人有担当、事事有成效”的良好氛围。

科技支撑、数据赋能以数智引领提升打击质效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消费市场、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枣庄市公安机关不断深化食药环森平台应用和数据融合,积极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以“数字战警战队+数据建模+数字导侦”为核心,推动以“科技+人力”“网上+网下”食药环森侦查打击工作转型升级。建立侵权假冒犯罪风险研判模型,瞄准关键节点、重点领域、焦点问题,加强对犯罪形势的分析研判特别是新型犯罪的会商研判,深入分析研究犯罪成因和犯罪规律,探索建立一套具有警种特色、符合实战需求的侦查打击策略方法,实现打击质效新突破。去年以来,枣庄市公安机关聚焦公共安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00余次,整改安全隐患30余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器材、燃气设备、电气产品、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等犯罪;聚焦文化繁荣,严打侵犯著作权犯罪,组织侦办盗版教辅图书、电影、软件等刑事案件9起,切实维护版权市场秩序;聚焦营商环境,严厉打击涉企知识产权犯罪,依法平等保护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等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10余家市内外企业专程向枣庄市公安局来电来信表示感谢。

日前,上海某服装有限公司人员专程赶到枣庄市公安局,对该局快速侦破“7.13”假冒注册商标案件,挽回企业损失表示感谢。原来,2023年10月,该局依托省市县一体化侦查机制,赴广东、福建等地,成功打掉制售假冒注册商标服装窝点9处,扣押假冒品牌服装3万余件,各类假冒商标2万余枚,涉案金额1.4亿元,实现了对制售假冒服装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有力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

部门协同、多维共治以联动体系服务中心工作

通过搭平台、建机制、组网络,重塑机制流程,推动内外联动、上下联通、警媒联盟,构建“1+6+N”知产保护新网络。主动加强与知识产权、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知识产权领域线索情报导侦、行刑衔接会商、联合执法协作、数据共建共享、集中宣传联动、人才组建培训等6大联动机制,联合8部门成立“枣庄市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合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知产刑事保护联合执法网络。紧扣市委“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部署要求,与重点企业、商会建立常态警企沟通联系机制,积极推进风险防控、产权保护、部门协同、警企协作和普法宣传等重点工作,让广大企业感受到司法守护触手可及。同时,充分用好主流媒体和公安新媒体平台,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和普法宣传教育,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典型案例、开展主题宣传等形式,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提高人民群众防范食药环知森领域犯罪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去年以来,枣庄市公安机关“多维构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系”经验做法被公安部、省公安厅和市委改革办推广,获评“全省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典型事例”“2023年全省公安机关服务重大项目护航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出台的《枣庄市公安局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十大举措》被公安部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枣庄市公安机关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主责主业,聚焦群众关切,持续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袁汝洋、张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